来源: 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2024-07-23 09:42:47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既被视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改革路径。创新引领发展,价值成就你我。近年来,集团牢固树立“价值成就你我”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向科技创新要价值回报,一系列新发明、新技术、新装备成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重要驱动力量,这些熠熠生辉的创新成就表明,潞安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正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按照集团科技工作部署,“基于定向水压预裂卸压和强力支护的卸-支协同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等14个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授权专利120项,“高瓦斯富水动压巷道围岩失稳特征与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获2023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罗明坤 能源事业部通风部副部长
凝心聚力 再创辉煌
2020年以来,按照集团科技工作部署,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认为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使技术创新在理论上行得通、在实践中干得了,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选题要准。搞科研不能随心所欲,要以“四个必须”为行动准则,即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必须有创新,必须能实施,必须有效果。我们需要将现场的问题变为研究的课题,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应用的效果,脚踏实地践行探寻适合我们自己的新质生产力。同时,科技立项需要深谋远虑、长远规划,科研项目的开展需要系统性和持续性,大项目才能出大成绩。随着集团所属矿井的开采条件逐渐向 “高瓦斯、高应力、低透气性”特点转变,“一通三防”是预防煤矿重大灾害、重大事故的重中之重,要从解决一个具体点的问题,拓展到解决一类现象的问题,增强跨区域的联动,增强跨系统的综合研究。尤其重点推进特殊区域的复合动力灾害防治、水力化煤岩协同增透促抽、实用型智能通风等方面的突破。
二、强化自主创新。打铁还需自身硬,创新就是一个“变”的过程。“小改小革”就是深挖内潜,激发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的重要途径。近两年,各基层单位累计申报“小改小革”创新项目626项,评选出优秀成果180项。同时,我们积极申请集团以外的科研项目,增强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财政拨款项目的参与度。今年还申报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此来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在煤炭行业科研的影响力。
三、做好科研管理。在科研合作过程中,要从高校、科研院所、兄弟单位等猎取新知识、新技术,与合作方联系更紧密一点、交流更频繁一点、要求更严一点,让科研不白干、钱不白花。在通风部,建立了科技项目立项审查、中期验收、结题预验收的运行流程,各环节由项目联络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分管领导、主管领导依次逐项把关;擦亮眼睛,选择能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优质合作伙伴。
创新永无止境。今天集团召开科技大会,标志着科技创新新赛道的发令枪已打响,我将凝聚相关技术力量、人才力量等各方能量,在新的赛道上跑出更大的“加速度”。
近年来,集团强力推进对标挖潜、扭亏减亏、降本增效、提效增效,引导大家从“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带领大家由“生产者”向“经营者”,再向“竞争者”转变。这一系列的思想风暴促使我从“业务工作者”向“价值创造者”转变,致力以科技创新来引领价值创造。
华明国 能源事业部地测部副部长
创造价值 成就人生
首先,平台造就了我。十二年的光阴,从刚出校门的青涩走向成熟,从初入职场的懵懂到现如今能勇挑大梁。在这里,我想说,潞安给我了很大的平台。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今年以来,集团上下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潞安这个广阔的平台因为有我们更强大,我们因为潞安更骄傲。针对余吾煤业瓦斯含量高、灾害威胁大、直井抽采效率低的难题,聚焦和突破低渗松软煤层地面井高效抽采消突新技术,试验了地面煤层气分段压裂(U型)水平井。从项目调研到论证,从施工方案反复修改到施工,从工程监管再到验收总结,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取得的良好效益离不开潞安这片沃土!
其次,“算账”文化改变了我。近年来,集团上下深入践行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我觉得一个工程就是一本账,一项技术就是一本账,从工程项目的投入与产出上下功夫,从攻克技术难点上下功夫,以科技创新来引领价值创造。瓦斯治理一直是我们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而地面抽采井是针对5-10年采掘区域超前瓦斯治理的一种非常好的措施。随着地面直井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抽采效果、降低成本成为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潜心研究,确定了地面井位位置及压裂层位,指导实施了分段大规模体积压裂工程及技术流程,提出了地面与井下多区联动瓦斯抽采技术和稳产高效的压裂-排采方法。该U型井在瓦斯治理上,排采区域吨煤瓦斯含量每年可降低1.82m³/t,瓦斯抽采效率提高3.8倍,施工1组U型井抽采等量的瓦斯U型井比直井节约2500万元,近三年新增瓦斯发电销售收入3399万元。
最后,价值创造成就了我。企兴我荣、企强我富,企业明天的辉煌,在于我们今天扎实的努力。“优秀工程技术专家”是集团对我个人价值创造最好的肯定。余吾煤业公司2019年实施了40口地面瓦斯抽采井,引进了适用于碎软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井应力递进干扰式多缝压裂增透技术,大大提高了煤层气单井产量,实现了潞安矿区煤层气规模化开采。平均单井日产气量由278m³/日提升到457m³/日,吨煤瓦斯含量年降低量由0.41m³提升到0.66m³,近三年累计提升产气784万m³,增加销售额1372万元。按照集团瓦斯治理平均费用10元/m³计算,累计节约瓦斯治理费用7840万元。
余吾煤业公司作为集团主力矿井,既肩负着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的使命责任,又面临着埋深大、瓦斯高、矿压强的现实挑战,秉持“以科技兴矿,以创新强矿”的理念,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渐具规模,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张咏斌 余吾煤业公司总工程师
课题攻关 勇于突破
在科技创新开展上,坚持“三个聚焦”,推动走深走实。一是聚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做到“三个加强”。即加强机制建设,加强研发投入,加强科研激励。二是聚焦“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做到“三个全面”。即全面营造全员创新氛围,全面推动对标创新项目,全面强化创新成果转化。三是聚焦“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做到“三个力争”。即力争“人尽其才”,力争“才尽其用”,力争“才为我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以专家带头、骨干带动的高效研究创新模式。
在科技创新成效上,凸显“三个提升”,推进见行见效。一是科技创新实现 “由点到面”整体提升。科研项目方面,三年来共组织开展科研项目61项,其中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创新方面,三年来完成创新项目890项,取得专利授权277项,创新成果获奖349项,省 (部)级以上奖项149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的突破。二是技术探索实现 “由表及里”深度提升。三年来,通过不断技术革新、设备引进、课题攻关,重大灾害防治技术取得系列突破,诸多先进技术在关键生产环节落地见效。三是经济效益实现“由内而外”稳步提升。三年来,各专业组共开展对标精益项目697项,紧紧遵照双“18字”要求找到了差距,增加了效益。
在科技创新擘画上,锚定“三个方向”,增强发展动能。作为集团主力矿井,紧扣时代的主旋律,以此次科技大会为契机,一要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广大员工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对于在创新实践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二要加速成果转化,使科技进一步融入安全生产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奋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突破。三要建塑科创品牌,立足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成果研究,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塑一批具有“余吾特色”的科创品牌,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能化企业集团贡献余吾力量。
潞安化机主动承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重任,瞄准数智化、精益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积极转换发展动能,由被动接单转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理念,从比速度产量转向比价值创造,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
仙运昌 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总工程师
高端制造 灯塔工厂
完善创新机制,释放创新动能。坚持顶层设计和机制运行相匹配,制订并动态调整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运行及管理机制,制定实施了《“十四五”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20项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确保各项创新工作序时推进、持续提升。
整合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整合提升内部技术、人才、装备等优势资源,联合清华大学山西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组建 “产学研制用”联盟,加快晋华炉煤气化核心技术推广,不断拓展多晶硅、氢能等新能源新材料市场,形成科技创新组合拳。
保障研发投入,提升创新成果。坚持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相协调,严格按照科技研发计划制定研发预算,根据实际进度配套相应资金,投入产出效益显著。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4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居行业前列,为各项技术研究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取得了以核心产品“晋华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研发成果,建设了非标压力容器领域首个智能制造项目,获得相关国家授权专利72项,累计实现成果转化收益超40亿元。
突出价值引领,承接创新政策。坚持自我创新和政策支持相衔接,立足自身装备制造专业优势和核心产品,主动跟踪国家技术创新政策动态。一方面,充分争取创新技术产品优惠政策,进一步充实了研发经费。另一方面,积极对接财政支持科技创新项目,主动争取省级、国家级重大研发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研发层次和能力。
培养人才梯队,蓄足创新后劲。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智相促进,出台多种人才激励机制,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制造、检测、运维为一体的专家团队,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能化企业集团贡献智慧和力量。
“壳牌炉全烧潞安煤”在180的成功应用,是集团在“山西的煤化工烧山西煤”的成功实践,是煤基清洁能源公司扭亏脱困的魄力体现。让我们积极投身潞安化工创新创造的大潮,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张国华 煤基清洁能源公司首席师
锻造优势 筑梦未来
对于 “壳牌炉全烧本地煤”这个项目的成功,我感触最深的是只要你能给企业创造价值,你就会有价值,也只有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现在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策,作为企业技术人员,我们有独有的优势:我们是最贴近生产的技术力量!生产工艺流程上有哪些瓶颈和问题、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离设计的异常、我们最先知道也最清楚;我们具有真正的“用户”视角!例如对煤的技术研究,行业关注的煤炭高效开采;煤炭加工和传统用煤单位关注的是灰分、水分、发热量这些工业分析指标。而我们关注的却是用户层面的煤质特性,影响煤是否适用于气化工艺的关键是什么?我们煤化工研究的应该是灰而不是煤;企业技术研发的出发点是应用和适用!验证性研究是企业技术研发的基本出发点,“方向大致正确”,小试、中试验证一下没问题,干就是了。华为集团的研发理念就是:先打一枪,看看有没有鸟,有鸟了我们再放一炮。我们在科技研发上提倡“先射击后瞄准”也是基于同样的认识。而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研发人员更多的是从基础理论研究中探索规律。很明显,在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方面,我们企业技术人员更有优势。
现在,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党和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迫切期望就是我们最好的天时;“442”这一山西省国有企业管理史上具有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激励办法带给我们激励和挑战,这也是我们最好的地利。我想借此机会向集团广大科研技术人员说,企业技术人员的春天来了!借用莎士比亚 《辛白林》的话“让我们泰然若素,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
责任编辑:郝佳丽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