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潞安化工集团网站 时间:2024-07-23 09:30:36
———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蝉从初伏噪。
7月17日,初伏时节的李村煤矿充满夏日的勃勃生机。“轰隆隆”的地面瓦斯泵站源源不断将位于500米井下2307综采工作面的瓦斯,通过运用顶板大直径钻孔技术高效抽出。
“该技术在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不大于30m/min的情况下能全面有效控制上隅角瓦斯浓度,节省了掘进高抽巷的施工成本,施工时间也能缩短57%,安全高效。”李村煤矿抽采科科长刘垒介绍。在李村煤矿推广应用顶板大直径钻孔技术是集团以科技创新助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集团向新提速,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以科技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聚焦煤炭、化工“双主业”,前瞻布局未来新产业,持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加大研发转化力度 构建高端平台体系
7月14日13时,由潞安化工机械集团制造的11台赞比亚项目关键设备在江苏常熟兴华港顺利完成吊装,前往远在非洲的南非理查德湾,开启了“国之重器”在非洲地区的首航之旅。
赞比亚化肥项目是东非地区首个现代化尿素项目,由潞安化工机械集团制造的合成气洗涤塔、粉煤锁斗等设备,将为当地工业和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高端化工装备制造水平稳步提升是集团推进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攻方面之一。
在化工领域,聚焦高端化工装备、先进润滑油、煤化一体化等领域,技术攻关成效明显。其中,依托自产煤基全合成Ⅲ+、Ⅳ类基础油原材料,持续推进高端润滑油脂产品开发与迭代升级,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各类细分场景。
在煤炭领域,聚焦灾害治理、绿色低碳开采、煤矿智能化等重点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其中,高河能源公司、王庄煤矿等12座矿井推广应用沿空留巷技术,构建了高瓦斯厚煤层以 “沿空留巷+Y型通风+高抽巷”为核心技术的生产系统新模式,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减少了区段煤柱煤炭资源浪费。
开发新产品、攻关新技术,离不开集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稳步提升。
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费托合成尾气芳构化关键技术示范”顺利通过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高标准推进“山西省煤炭大型气化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一系列创新平台的运行效能持续提升。
集团积极申报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型企业建设与培育。截至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20个,高新技术企业13户,“专精特新”企业7户,初步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加快完成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序时任务。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厚煤层一次采支充开采、智能化综放开采等关键技术攻关;瞄准高纯α烯烃等“卡脖子”产品,开展产业化技术开发;推进晋华炉、航天炉试烧潞安煤,做好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性分析,开发化工煤新品种,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源泉竞相涌流
2023年,集团下发了《关于集团公司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潞安化工集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管理办法》,健全职称管理政策,完善职称评价体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
“集团推行职称评审全覆盖制度,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在册员工都可以参加集团职称评审。”集团人力资源保障中心董样花说。
构建“两层、十二级”的技术序列职级体系;制定技能人才评价细则,健全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流程,技能人才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完善……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框架不断构建,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创新创造活力更好释放。
集团打造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双轮驱动”,探索科技创新收益分红机制,为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类主体创新动力显著增强,提升了企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集团全面推行“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制”,以“项目组”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构建。通过建立关键技术任务榜单,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探索推进“五加两减一单列”、科技成果收益评价认定等机制。建设产学研技术交流推广平台,做好科研项目后评价,不断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迸发创新创造活力
在集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现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王文胜正在进行考评和交流指导教学。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和集团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尊重。今后我将继续立足岗位,引领培养更多技术工人成为高技能人才。”他告诉记者。
集团通过实施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专业人才职业技能提高工程,培养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技能型人才。
2020年以来,集团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和实战型工程技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全集团5万多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评价证书,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占到技能人才总数的48%以上,技能人才素质持续提升。
集团以科研项目和“五小”活动为依托,自主专职研发队伍、实战型工程技术队伍、群众性小改小革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聚焦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瞄准未来蓝海领域,依托企业自身平台,借力知名院所,壮大自主专职研发队伍;聚焦工程技术难题,推动难题变课题,培育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聚焦职工创新,强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持续加大“五小”等职工创新支持和成果推广,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做到有规划、有激励、有阵地、有规模、有成果。
集团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职工创新“五小”竞赛优秀成果展,累计完成各类创新成果2500余项,取得专利800余项,完成创新成果150多项。同时,拓宽“3+2”人才成长路径。编制了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加速管理、技术、技能三大序列人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突出“懂政策、善经营、精专业”,加大交流任职力度,强化基层实践锻炼;专业技术人才更加注重实践历练、项目锻炼;技能人才立足一线,锤炼精湛技艺。提升技术职务和咨询专家两支人才队伍效能。鼓励技术职务人才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深入开展专家履职领题攻关,常态化开展岗位评估;优化技术序列、管理序列和专家队伍互通渠道。加大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
通过实行“项目+人才”“平台+人才”等柔性引才模式,聘任刘维民院士等十位专家教授为科研顾问,打造高端决策咨询智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集团总部市场技术部负责人、下属重点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等20余名高端人才。持续加大技术序列人才培育,累计选聘技术序列人员300余名,其中首席师34名。
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潜能。集团将勇担创新重任,勇攀科技高峰,主动担当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使命和职责,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科学谋划好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以科技创新塑造更加强劲的发展新动能、培育更加鲜明的发展新优势、构建更加广阔的发展新格局,汇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文 郭丁丁)
责任编辑:郝佳丽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类信息,均为潞安化工集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晋公网安备 14042302000119号 51La